新闻资讯NEWS

热门推荐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400-8325-007

热门标签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2023年成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8-22 15:15:21 作者:珏佳成都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329

2023年成都高新区发布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十条,宣布将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而近日,成都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也完成了管理机构遴选的前期报名工作,即将进入评审环节,宣告了这支规模近100亿元产业基金的进一步临近。

此外,成都高新策源风帆智能制造基金于4月份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该基金为先进制造业基金、成都新经济产业基金、策源资本和上市公司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基金规模6.07亿元;2022年9月,经开产投基金通过基金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川发展旗下四川省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共同设立SPV公司,并联合重产基金一期共同认缴二期项目注册资本金29.4亿元。

上述基金加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背后是成都相关产业优势显现。

近年来,成都汽车产业保持高位平稳发展,整车产能规模达147.4 万辆,年产量连续 8 年超过 100万辆,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462户。

在生产端,2022年成都汽车产业实现产量100.3万辆,位居全国第8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3万辆,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15.4亿元。在消费端,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1.6万辆,位居全国第六,非限购城市第一。累计建成充电桩10.8万个、充换电站2300余座、加氢站3座,位居中西部第一。

而在产业链方面,当前成都已拥有一汽-大众、沃尔沃、神龙、丰田、吉利等整车企业32户,聚集博世、江森、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东方电气、比亚迪、商汤科技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超1000户,产品覆盖底盘、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堆、半导体、车载芯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系统等重要领域,涉及汽车220种零部件大类中的107类,实现了汽车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人才方面拥有汽车产业两院院士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 1.2 万人。

在产业基础之上,成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近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提出:充分发挥创新要素、特色资源、多元场景、超大市场等综合优势,到 2025 年,汽车产业发展根基持续夯实,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汽车产业成为成都制造强市的重要增长极,建成具有区域带动性的车载智能生态之城、全国代表性的智驾应用引领之城、国际影响力的清洁能源驱动之城;到2030年,奋力建设创新策源一流、生态要素富集、能源发展领先的世界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加速聚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产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实现汽车本地整体产量达100万辆(不含异地分子公司产量)。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产量达25万辆,产业整零比提高至1:1,整车产能利用率、企业本地配套率分别提升至70%、50%以上,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智能网联汽车L2 级及以上新车装载率超70%。到2030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备较强国际辐射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到2025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技术突破不低于50项,优势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不少于500项。到2030年,建成创新平台汇聚、技术攻关领先、成果转化高效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在基础设施方面: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加快部署,建成各类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充电设施总功率达132.5万kW,加氢站累计建设40个,基本建成15分钟充电圈,构建12公里加氢网,实现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积极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到2030年,全市基本实现15分钟超充圈,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全域开放,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驾应用标杆城市。

在要素资源加速聚集方面:到2025年,产业发展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新增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1—2人,面向重点领域的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数量突破70家,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初步建成,投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到2030年,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测试应用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打造生态要素富集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为实现目标,《发展规划》主要从电动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整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智能网联整车);氢能化(氢燃料电池、制储运氢设备、氢燃料电池整车)等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封面新闻记者 尚志

(受篇幅限制,仅为部分浏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为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文章撰写/发布机构/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联系人删除;本网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任何商业用途及投资参考。


本文标签

相关文章